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不便发表,请联系后台删除;文章仅用于研究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1、核心观点
►ChatGPT,人工智能的旷世巨作。ChatGPT是一种聊天机器人软件,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的聊天机器人,具备人类语言交互外复杂的语言工作,包括自动文本生成、自动问答、自动摘要等多重功能,应用场景广阔,相较于上个版本更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。OpenAI除了ChatGPT还包括Dall·E2、Whisper等项目分别是自动绘图、自然语言翻译等软件。OpenAI的商业模式即API接口收费,可根据不同项目需求进行收费,我们认为其商业模式属于底层模型开放性标准化SAAS服务模式。我国仍处于初期阶段,以辅助生成内容服务为主,我们认为未来有望形成相关SAAS模式。
►ChatGPT促使AIGC快速商业化发展。GPT系列是AIGC的一种商业化方向,目前AIGC已经实现商业化的方向有AI写作、AI作图、AI底层建模,未来AI生成视频和动画领域有望快速商业化发展。AIGC也被认为是继UGC、PGC/UGC之后的新型内容生产方式,有望解决PGC/UGC创作质量参差不齐或是降低其有害性内容传播等问题,有望在实现创意激发,提升内容多样性的同时降本增效,并大规模使用。目前我国已经有商业化例如百度AIGC数字人主播度晓晓、百家号TTV等。
►AIGC蓬勃发展,相关厂商有望受益。我们认为AIGC的出世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,同时有望赋能千行百业。我们认为受益厂商分为三类,分别是:1、AI处理器厂商,具备自研AI处理器的厂商可以为AIGC的神经网络提供算力支撑,AI处理器芯片可以支持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和加速计算,相比于GPU和CPU拥有成倍的性能提升和极低的耗电水平;2、 AI商业算法商业落地的厂商,原因是AI算法的龙头厂商在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视觉、数据标注方面都具有先发优势和技术领先性;3、AIGC相关技术储备的应用厂商,相关厂商有望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创意激发、提升内容多样性并打开海量市场。
►投资建议: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1)具备自研AI处理器的厂商,受益标的为寒武纪、商汤、海光信息;2)具备AI算法商业落地的厂商,重点推荐科大讯飞,其他受益标的为:汉王科技、拓尔思、海天瑞声、虹软科技、云从科技、格灵深瞳;3) AIGC相关技术储备的应用厂商,受益标的为万兴科技、中文在线、阅文集团、昆仑万维、视觉中国。
►风险提示:核心技术水平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、AI伦理风险、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、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。
2、AI纪元,ChatGPT
►ChatGPT是一种聊天机器人软件:全名为Chat Generative Pre-TrainedTransformer,是OpenAI于 2022年11月推出的聊天机器人,该软件使用方便快捷,只需向ChatGPT提出需求,即可实现文章创作、代码创作、回答问题等功能。
►ChatGPT功能强大:ChatGPT目前仍以文字方式互动,而除了通过人类语言交互外,还可以用于相对复杂的语言工作,包括自动文本生成、自动问答、自动摘要等在内的多种任务。

►ChatGPT关注度较高:截至于2022年12月4日,上线仅5天,OpenAI估计ChatGPT已经拥有超过100万用户。此外,根据《纽约时代》报道,GPT 的下一个版本GPT-4有望于2023 年某个时候推出。
►ChatGPT打开海量应用场景:ChatGPT应用场景广泛,拥有潜在空前蓝海,其功能覆盖各个板块,我们将其分成生成应用和布局、搜索和数据分析、程序生成和分析、文本生成、内容创作、一般推理和其他七部分。

►我们认为,ChatGPT经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趋势
►机器学习:2012年左右,随着基础算力的提升,全球已经开启人工智能热潮即大数据时代。
►神经网络:2015年左右开始繁荣爆发,神经网络是实现AI深度学习的一种重要算法。
►Transformer算法:2017年左右,是图型神经网络的一种,Transformer开始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之中,逐步取代循环神经网络(RNN),不再使用递归,而是采用了注意力机制进行优化。

►从算法模式的版本上,ChatGPT已经经历了四个版本,未来有望生成新版本即GPT-4。
►GPT-3是GPT系列第三代语言预测模型,是OpenAI创建的GPT-2的继任者:GPT-3的应用包括帮助Viable公司快速理解客户反馈、虚拟人陪伴、论文搜索等。
►我们认为,InstuctGPT可以理解成是GPT-3的微调版本:InstuctGPT模型比GPT-3 更擅长遵循指令,且回答更真实,且有害情绪输出大幅下降例如暴力情节。
►我们认为,ChatGPT可以理解成是GPT-3.5的微调版本:相较于InstructGPT,ChatGPT效果更加真实,模型的无害性实现些许提升,编码能力更强。
►GPT-4有望打开海量应用:据openAI 创始人Altman消息,参数预计更大,计算模型优化有望实现更优化,且GPT-4将是纯文本模型。我们认为其”拟人化”能力更强。

►ChatGPT与InstructGPT的相同点:使用来自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(RLHF)来训练该模型。
►ChatGPT与InstructGPT的不同点:可以理解成在“人脑思维”的基础上加入了“人类反馈系统”,是一种奖励模型。

►ChatGPT仍有提升空间,仍有一些限制需要突破:可能写出看似合理但不正确或荒谬的答案,对输入措辞的调整或多次尝试相同的提示很敏感,该模型通常过于冗长并过度使用某些短语。

►全球AI的“领军企业”OpenAI:OpenAI 是美国一个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,是促进和发展友好的人工智能,使人类整体受益。
►OpenAI不仅仅是ChatGPT:Open AI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ChatGPT领域,还包括Dall·E2、Whisper等项目。

►OpenAI的商业模式即API接口收费:客户可以通过OpenAI的强大AI模型构建应用程序,公司按照不同项目的AI模式和不同需求进行收费,对于AI图像系统按不同的图片分辨率定价;对于AI语言文字系统按字符单价收费,对于调整模型和嵌入模型按照文字单价收费,并根据不同的调用模型区别定价
►我们认为OpenAI的商业模式属于底层模型开放性标准化SAAS服务模式:公用户通过其API接口接入,并支付平台费用获取相关图像、语言、代码调整服务,OpenAI可获得付费订阅式的SAAS费用,我们认为该商业模式用户粘性极强。目前我国AIGC商业仍处于初期阶段,部分文本、图像等生成的公司仍处于初期阶段,以辅助生成内容服务为主。

3、AIGC,星星之火可以燎原
►AIGC的含义:AIGC(AI Generated Content)即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可以在创意、表现力、迭代、传播、个性化等方面,充分发挥技术优势,
►AIGC已经实现的商业化方向:AI写作:例如AI生成文字、写邮件、广告营销等;AI作图:AI自动生成图片;AI底层建模:AIGC生成底层技术开发。
►AIGC未来商业化发展方向: AI生成视频和动画,目前该领域仍存在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问题亟待解决。

►AIGC也被认为是继UGC、PGC/UGC之后的新型内容生产方式:我们认为AIGC在创作成本上具有颠覆性,而且具备降本增效的多重优势,并且有望解决目前PGC/UGC创作质量参差不齐或是降低其有害性内容传播等问题,同时创意激发,提升内容多样性。
►AIGC有望赋能“千行百业”,我国已有应用案例:百度AIGC技术的数字人主播度晓晓正式“上岗”,百家号TTV技术验证了AIGC的发展潜力。来自人民网、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通过百家号TTV技术进行内容生产。

►我们认为AIGC的受益厂商分为三类。AI处理器厂商;AI商业算法商业落地的厂商;AIGC相关技术储备的应用厂商。
►具备自研AI处理器的厂商可以为AIGC的神经网络提供算力支撑:算力作为数据加速处理的动力源泉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AI处理器芯片可以支持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和加速计算,相比于GPU和CPU拥有成倍的性能提升,和极低的耗电水平。
►具备AI商业算法落地的厂商具备相关算法的领先性: AI算法的龙头厂商在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视觉、数据标注方面都具有先发优势。算法上,数据标注属于AIGC算法的生成关键步骤,而在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视觉等方面,AIGC已经对此方向应用产生深远影响。
►AIGC相关技术储备的应用厂商有望打开海量市场:相关娱乐、传媒、新闻、游戏、搜索引擎等厂商具备海量文本创作、图片生成、视频生成等需求,随着AIGC的逐渐成熟,相关AI算法不断成熟完善,并结合相关应用,我们认为相关厂商在降本增效的同时,实现创意激发,提升内容多样性,从而打开海量空间。
4、投资建议
►我们认为AIGC的出世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,同时有望赋能千行百业。我们梳理了三条路径图,积极的推荐以下三条投资主线:
►1)具备自研AI处理器的厂商,受益标的为寒武纪、商汤、海光信息;
►2)具备AI算法商业落地的厂商,重点推荐科大讯飞,其他收益标的为:汉王科技、拓尔思、海天瑞声、虹软科技、云从科技、格灵深瞳;
►3) AIGC相关技术储备的应用厂商,受益标的为万兴科技、中文在线、阅文集团、昆仑万维、视觉中国。
3.2 风险提示
核心技术水平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、AI伦理风险、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、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。
—END—
